bsp;
尤其郦寄、栾布二人——压根儿就没见过高阙,只能凭空想象。
便是韩颓当,也仅仅只是在三十多四十年前,机缘巧合下远远见过那么一次——还是从北侧见到的高阙南侧景象,而非河套视角,也就是如今汉家视角的高阙北侧。
此刻,看着地上那精细无比,栩栩如生的地形沙盘,三人一时间,都有些说不出话了。
视觉带来的立体冲击,总是比平面地图带来的‘脑补画面’冲击来的更直接,也更强烈。
先前看地图,三人只想当然的认为:高阙很重要,是连接幕南与河套的要塞,同时也是辐射河西地区的军事战略重点。
而此刻,三人却都从眼前的沙盘上,直观看到了高阙,为什么能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
太像了!
高阙,实在是太像函谷关了。
都是依山傍水,都是以山涧天险为根基,且护城河,还都是一衣带水的大河!
唯一的区别,是函谷关坐西向东,抵御关外;
高阙则坐北朝南,抵御河套。
更要命的是:函谷关外的大河流域,是下游地区,水流相对平缓。
虽也同样称得上波涛汹涌,却也有许多种可行的方式渡河。
比如官员或权贵,可以乘坐官船:楼船,不经颠簸的渡河;
比如寻常百姓、农户,也能在函谷关外,找到拥有羊皮筏的樵夫,只须三十钱,便来一场惊险刺激的横渡大河体验。
若非没必要——若非函谷关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提高自关外抵达函谷关下的难度、时间,汉家甚至可以在函谷关外,搭设一条横渡大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