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郎气得想揍熊孩子,知不知道你出去这么多天,你爹的心就从来没有真正放下过,不过他也自知失态,擦掉眼泪,收敛了情绪。
皇帝都迎出去了,百官们也不敢怠慢,呼啦啦一大片快步而有序的迎上来,跟在皇帝身边的仪仗队这会儿也反应过来,走在前面鼓乐奏起来。
周锦钰感到一阵压迫感迎面扑来,莫名就想到那句小品台词儿,“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老有排面儿。
众臣一起跪倒在地,高呼“臣等恭迎皇太子回宫。”
周锦钰从容应对,声音朗朗,不疾不徐道:“诸位爱卿快快平身。”
见到周锦钰,文武百官的表情同周二郎一样难以置信又羞愧得无以复加。
陛下,陛下他说的竟然是真的,金尊玉贵明珠宝玉般被陛下捧在手掌心的太子殿下竟然是真的去体察民情了,少年瘦削的身体和晒黑的俊秀面孔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前后肤色对比之巨大,让在场的每一位都为之动容不已。
然而太子真正打脸百官的事情还在后面。
太初五年十月,太子给皇帝陛下上了第一道奏折,奏折内容如下:规定各省、府、州、县都要编修地方志。
地方志涵盖到各地方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重要方面。
你像是这次调查黄河的各河道状况,倘若有县志做了记录,自己就不必如此辛苦,假如一个地方官离职或者是调任,新上任的官员亦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本地概况。
太初五年十二月,太子殿下写了一份《大周朝农业发展战略与规划报告》
报告将大周朝的农业发展战略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二十年内全面推进田税的改革,使耕者有其田,还耕于农。
第二,引起良种,促进更多的良种育苗,大力推广番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种植。
第三,兴修水力,解决水患以及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加大对传统农具的创新,鼓励开荒垦田,谁垦荒,谁耕种
第四,发展棉花等经济作物对主要粮食的补充,从而带动纺织业发展,促进手工业发展,促进出口创收,减少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实现以农促商,以商促农。
第五,朝廷设立农社部,主导以上四个方面的发展。
这份规划报告一出,再次颠覆众臣对自家太子才华的认知,我们陛下与太子殿下都是天选之人,天佑大周呀。
只不过周锦钰的规划报告里提到了太多众人不能理解的新名词儿,有些词儿甚至连周二郎都迷糊,周锦钰不得不又在宫中办起了“扫盲班”给相关人员授课。
尤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