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而去的人物有丝毫可趁之机。
并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大天尊在他们的身份上,都加了一层遮掩,朱夫子既是代表未来的儒学宗师朱熹,也是那位大明永乐帝。
之所以选中此人,正是由于他和九天荡魔祖师在冥冥中有一份道缘,大天尊甚至有想法,让这位修行有成后,便补缺真武大帝之位。
到了那时,朱夫子上合文道气数的儒学宗师身份,又会从遮掩成为他新的阻碍。
赵公子亦是一般,明面上,他乃是秉承娲皇神力,身负救世天命的南诏王族,实际上其人的根本灵识,乃是赵宋一脉那位“烛光斧影”的太宗,这两大身份亦充满对立和矛盾。
大天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行事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只不过,这位大天尊虽是夺得了“寂寂浩无宗,玄范总十方”的无极无上圣之位,到底不能真正算无遗策。
尤其是,他的对手还是那位摆脱古神之身,合于土德之道,追寻道尊而去的地皇。
娲皇的力量,本就是随血脉而传承,对于玄门强者来说,元神主宰肉身,最终合于天道,神返太易、气还太初,才是修行正途,也是再正常不过之事。
但在娲皇看来,元神虽能主宰肉身,可两者实际并无主从之分,只有强弱之别。
反过来,若是肉身足够强大,却也能够成为元神的囚笼,甚至令元神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不过一直以来,这些具有娲皇血脉,半人半神的生灵,在飞升之后,都隐居于娲皇开辟的秘境中,不问世事,只是一味修行求道,低调至极。
因此,这些生灵血脉中的秘密,从不曾暴露过,甚至于就连他们自己,亦不清楚这一点。
玄妙无边方广世界中,虽有众多神通广大的帝君天尊,但是出于对娲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