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大夏边界线长,又多战事、反叛军,以至于到了连皇帝都不能完全掌握武将的地步。
\n
哪知那传信使神色怪异:“……并非如此,那骑兵领头人自称,银甲军,出身,北境蒲城。”
\n
皇帝笑容一滞。
\n
内阁诸位大臣彼此间意见纷纷,但对于封赏一事上倒是难得达成了一致。他们认为此次必须厚赏骑兵首领,重罚驻城守将,以儆效尤。连一向持中立意见的御史中丞陈献章,都上书请封。
\n
皇帝并非不通人情之辈,更何况此次冲突化解得极快,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大夏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与鞑靼开战的可能。只不过……当朝内阁重臣间,知晓他潜邸之事的甚少,而北境温氏,近几十年来本就沉寂不引人注目,皇帝如今几乎是被架在火上烤,封赏不是,不封也不是。
\n
幸而太子及时进宫,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n
“儿臣已探访到胤国公一行人,如今正在令暎山脚京郊处赁了一处别院居住。”
\n
皇帝皱眉,问:“怎会住到那僻野之处去?”
\n
太子道:“据言,上京物价高昂……他们带的银钱不足。”
\n
皇帝:……
\n
皇帝叹气道:“罢了,他们一共几人来?”
\n
“依儿臣所见,不过胤国公与三四家臣而已。”
\n
皇帝若有所思:“朕记着今日收到的鞑靼四王子递来的国书上说,他们前来祝寿的使臣将至上京了。那么,你便安排让他们一块跟去行宫罢。朕亲自见见他。”这个他,指的自然是胤国公。
\n
太子默了一默,恭声应下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