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
且她也因和尚赠语,就总带着金锁,如何能让黛玉相信赠语不真?
她只能摩挲着黛玉。
黛玉面如桃花,却总不舍推开宝钗。
黛玉伏在怀中,虽已信了宝钗之话,心内却又添了疑惑。
宝玉之玉乃先天而来,本不该有谁能与其相配,今又怎会有和尚赠语,让宝钗有了后天之锁相配?
虽说一为先天,一为后天,但如何能说这并非两人缘分?
实不怪那些丫头议论。
念及那些丫头,黛玉忽又想起一事。
她忙看着宝钗问:“那些丫头可是怎么知道你锁上的字的?”
“哪还能说得准呢?我前儿也曾和你、宝玉说过这金锁的事。若有什么丫头听到了,也许会与别人说起。我那莺儿偶尔也多嘴,她或许也会和别人说呢。只都在府中说起,并不碍事。”
黛玉却是嗔道:“你这话就错了。古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咱们虽是闺中弱女,不必想那治国平天下的事,却也该修身齐家。若家中总有人嚼舌根,如何能得安宁?宝姐姐,你也莫要怪我说你,你总该说说莺儿,让她莫要再乱说话了。咱们姑娘家戴的东西上的字,哪是可以随便搜的?就是和其他丫头也不能说。谁能保那些丫头不会往外传呢。”
黛玉来到荣国府中,已有一些时日,对荣国府的那些下人也有了几分了解,深知他们捧高踩低惯了,又身处世家望族,总觉高人一等,若在外面遇到了事,少不得要显摆自家身份。
主子家的事,便是他们显摆的谈资。
宝钗被黛玉说得低了头。
黛玉叹道:“我也不过听得父亲说过一些道理。若我父亲管不好身边的人,让他们多嘴一句,说不定还能连累合家掉脑袋呢。”
为此,林海行事谨慎。
黛玉在林家之时,虽没有那么多规矩约束,却深知什么做得什么做不得,又该如何治理下人。
“也不说别的,宝姐姐,你看我从家中带来的丫头雪雁,可曾往外如何说我在扬州的事?”
宝钗更心中有愧。
她与丫头们玩,亦能听丫头们说起事,她自认已对荣国府的丫头们有些了解,便认不全,也该识得九成了,且知她们如何当班,又与谁较为要好,乃至知道她们家中如何,偶尔更能听到一些主子的事。
独黛玉身边的丫头另有一番风格,竟连最是一团孩气的雪雁都不曾透露什么,黛玉的奶嬷嬷年纪虽老,却有得力之处。
黛玉又道:“宝姐姐,你与姨妈便是太好。”
两人窃窃私语,不知何时又再躺了下来。
黛玉那枕头湿了,却未新要一个,两人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