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她俩说了议会、君主立宪等事, 还提到在古时候, 丞相手中掌握的权力就堪比皇帝,许多时候都是丞相决议, 再经由皇帝最终下令,只是后来皇帝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还没有了丞相一职,有些事才渐渐改变。
而现在, 就有某个国家,已经开始建立君主立宪制, 议会掌握的权力比君主还高。
从海外来的商人?也曾经过?那国家,知道那国家的情况。薛蟠也和林海说过?,别看现在君主手上还有一些权力,但假以时日,君主必然只能沦为一个象征,国家真?正的权力还是要?落到议会手中。独裁统治之下。
独裁者?若真?有能力,自然能带着国家走向繁荣。但这过?于依赖个人?能力,绝非长久之策。而生产力要?不断发?展,将来必然会出?现变局。
只是变的方式,有被迫的,也有主动的。若当?真?到了不得不变那天,再去想如?何改变,只怕已是积重?难返。若有人?造作谋划,尽快推行各种新思想,也许还能以更温和的方式改变一切,能让国家面对变化时保留更多力量,应对外敌。
林海是忠臣,忠于帝皇,却更忠于国家。
薛蟠说的,还有林海如?今主持海运,接触从海外来的种种人?物?所见所闻的,都让林海意识到,他们这天朝上国,也确实有变化的需求。
兴女学?,让一些原本闲着无事,又有条件接受教育的女子能参与到翻译行动中,让国家可以学?到更多国外的文化知识,还只是其中之一。
女子已不知不觉间受到太多束缚。女学?也只是让女子再得到解放的一环。而这,也只是潜移默化地改变世人?观念的一环。
此外,黛玉和宝钗还要?带人?去翻译海外的各种作品,乃至研究海外传来的物?件,以增加国家与海外的交流,免得哪日海外发?生巨变,而他们还自认是天朝上国,不知那些被他们瞧不起的小国已经迎头赶上。
林海话中说得不甚清楚,宝钗却听得出?,林海也受到了薛蟠影响,正因?薛蟠说得信誓旦旦,竟是笃信他们国家再不思变,将来就会出?事,林海才越发?考虑起了变革,乃至想着该怎么从诸位皇子皇孙中下注,以便扶起一位有可能走向君主立宪的皇帝。
但这难度究竟有多大?又是否是林海,或是再到薛蟠,两代人?就可能完成的?
林海和黛玉、宝钗说的时候,都不敢打?包票说将来能如?何,只说要?往这方向努力,最不济也要?再为后世人?留下更多可供参考的信息。
倘若黛玉等人?先害怕了,不敢为这等大事谋划,林海如?今也有回头的机会,只要?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