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俞总,你说宝马i3明年能不能成功?”胡铮南跟着一起聊了会电气化,发觉老板明显在思考,问了个问题。
“有点难。”俞兴摇摇头,“价格不会便宜,博世那边不是说还有什么碳纤维的东西嘛,那成本肯定高,但续航里程又不够,设计上还挺……激进。”
碳硅集团拿到的数据是纯电i3的续航在170公里左右,这无疑是不够的,实际使用估计还要打折,而按照宝马定价的调性,30万都是少的,这种代表前瞻探索的价格极可能要40万起步。
至于设计,i3搞了个对开门,整体来看的观感仁者见仁,委婉的称之为激进是没问题的。
胡铮南点了点头,客观的说道:“我感觉宝马的思路是减重来增加续航,而不是积极寻求电池的发展,如果明年真是这样搞续航,用户的里程焦虑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啊。”
del
s的续航起步是400公里,与松下的合作已经为业界展示了电池方面的进步。
“班戈怎么看?”俞兴没有聊续航,碳硅集团做增程车的选择就是答案,而是询问之前担任宝马设计师的班戈。
班戈只有一句简单的评价:“fuck
richard!”
理查德是i3的主设计师。
俞兴听着会议室里的笑声,耸了耸肩,班戈保持他只关注设计领域的做事风格,激进的评价了宝马i3的激进设计。
李一帆列席的这场会议聊了很久,主要话题是探讨业界对汽车电气化的发展,特斯拉无疑是最好的,但宝马这种i3上的开拓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碳硅集团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李一帆既觉新奇也有收获,虽然俞总用行动支持激光雷达这个项目,但他确实没想到碳硅集团内部还把“智能驾驶”明确为技术集群的探索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