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飞色舞,不愧对于他菜佬的名头。菜佬从他的麻袋里拿出个圆柱形,用油纸缠绕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菜佬扯开给她看,暗紫色一张,江盈知一瞧,噢了声,原来冬菜是紫菜啊。
“我这可是立冬打的,这叫冬菜,还有立春后打的春菜,这个价要贵些,”他赶紧翻另一袋,边翻边说:“还有这种打菜,是碎渣,我们用竹篾丝扫尾的,脏是脏了点,但价贱得很。”
“尤其你们这,放汤里多好啊。”
江盈知伸手拿过那卷起来的紫菜,紫菜种类很多,北方多条斑紫菜,而南边沿海基本以坛紫菜为主。
她以前买紫菜,要看一级品还是二级品,她手上拿的算二级品,晒的没那么细致,厚薄不均匀,而且混了绿藻。
不过口感应当算得上一级,无污染,纯天然,吃起来应当咸香细嫩。
紫菜好处又多,她同小梅商量后,当即用半袋蛏干换了半袋紫菜,紫菜轻又薄,价格比蛏干要贵十文钱。
不过蛏干重,又合菜佬的心意,两个人换得彼此都满意。
他走前又看了那锅汤,咽了咽口水,塞了两只蛏干进嘴嚼着,才扛上紫菜大步赶往海边候船。
没过多久,渔港前头便传来穿透力十足的锣声。前几天江盈知还不解,这会儿她一听锣声便知道是开航锣,大伙又叫它为金口锣,金口一开,难以更改。
这时的海浦镇又没有汽笛,开船招呼客人上船只能依靠海螺声。海螺不够响,有的航船就敲鼓,以鼓来示意乘船的客人。
听着锣声的便赶忙往前头去,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