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能够提供足够强度磁场的超导电磁环,或者是用其他的备用方案不就行了?
干嘛还要费老劲的去折腾火星,重启火星内核让它自己制造磁场呢?
理论上来说,这的确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然而单纯的依赖在拉格朗日点布置超导电磁环生成一个足够覆盖整个火星的磁场,对于超导电磁环的强度要求高到难以想象。
对于这种方案,徐川同样是计算过的。
如果说单纯的依赖在拉格朗日点布置超导电磁环来屏蔽太阳风对火星的影响,那么这个超导电磁环装置的直径至少得超过两百公里。
不仅仅是工程庞大到现在的人类科技根本就无法完成,它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拉格朗日点布置超导电磁环生成的磁场仅仅能够阻拦太阳风的袭击。
它是固定在太阳与火星之间的,充当着一个单向屏障。
这也意味着它无法拦截来自其他方位的宇宙射线与宇宙辐射等等。
尽管后者比太阳风的影响要微弱很多,但日积月累下来对火星地表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至于赤道轨道部署超导线圈,同样需数万公里长的结构,远超当前航天工程能力。
而分布式外太空磁体站,则需要在全球建设无数磁体站,协调控制难度极大,且磁场均匀性难以保证。
如此庞大的工程,即便是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了,也不是现阶段的人类能够搞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