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而他杨一清的小孙子,赶上了这辆快车。
一想到这里,杨一清就愈发兴奋,他甚至看到了未来,自己孙子要比自己有出息的多。
自己的这一生,都在宦海浮沉了,全都研究如何和人争斗了,要说对大明有什么特别大的贡献,杨一清还真不敢拍着胸脯说。
自己的这个孙子,将来当官可能拍马不及自己,但在另一条道路上,却是做出了自己的成绩,对大明的贡献,恐怕要远超过自己。
杨一清甚至能预见到未来的史书上,自己还要沾自己这个孙子的光,后世之人提起自己,恐怕多半说此人是杨盛斋的爷爷,大明嘉靖初年的内阁首辅。
他们杨家一门双杰,恐怕会被传为千古佳话。
“你跟着你老师学了这么久了,也是时候去你老师那里谢师了,否则他人该说我杨府不知礼节了。”
杨一清看着杨盛斋,满脸郑重道。
杨盛斋听到这话,再也没了不耐烦的表情,神情变得极为认真。
“爷爷说的是,是孙儿考虑不周,早就应该去谢师了。”
杨盛斋点头道。
“老夫已经让人去周府递了帖子,也让下人准备了谢师礼,且等周府回帖,爷爷就带着你登门谢师。”
杨一清欣慰道。
“你这个当爹的也要跟着去,不能失了礼节。”
杨一清瞪了一眼旁边的杨质庵,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