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这件事在洛阳内里引起了不少的影响。
\n
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好奇,觉得有趣,也不曾觉得有什么不妥当。
\n
但是,也有觉得不合适的。
\n
例如过分强调尊卑和天命的郑学一部分学者们。
\n
曹髦看着面前的两位大学者,马昭出身扶风马氏,可谓是名门里的名门,张融略差一点,但是名望极高。
\n
当初王肃还活着的时候,马昭就敢训斥他伪造经典,编排圣人,而张融更是直接拒绝接受王肃的改变,觉得他的思想太过荒谬。
\n
此时,两人都上了年纪,胡须花白,且都在太学里担任要职。
\n
可曹髦却不惯着他们。
\n
他很是诚恳的问道:“自先秦以来,塞外多叛乱,杀伐不休,两汉至大魏,手段齐出,有怀柔者,有讨伐者,却都不曾取得什么成果,朕如今想要解决北方诸胡事,不使其再生乱,不知两位有什么办法可以教朕的呢?”
\n
面对这些纠缠不清的学术家们,真的跟他们进行什么华夏蛮夷之辩,那就要输了。
\n
正确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给出一個更好的办法来。
\n
可别给我说什么过去做的什么怀柔讨伐啊!
\n
果然,曹髦让他们出策,他们当即就不吭气了。
\n
他们是学者,擅长的是经学,不是搞政务,若是擅长政务,那就去尚书台,何苦待在太学呢?
\n
曹髦看着许久不回答的他们,这才笑着说道:“这就是原因了。”
\n
“鲜卑,羌是何出身,这重要吗?”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