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当然,在王学兴盛的年代,是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吹这一套理论。
\n
但是在其余地方还是挺受欢迎的,反正郑学的门徒们到如今都提倡这一套东西,不曾有变。荀勖很是认真的讲述了有备府的规模,随即又说起了这些年里的工作。
\n
“凉州有几年都不曾下大雨,愈发的干旱,河道下降严重,在当地有备府禀告之后,我们推测凉州将会发生多次灾害,故而提前进行了预防,由当地的官员们修建了多座水库,开始蓄水,同时开凿河道来进行引流……”
\n
“我们还往当地提前运输了粮食,同时迁徙了部分可能严重受灾地区的百姓……”
\n
荀勖说的时候格外的自豪。
\n
之内…..”
\n
“经过有备府的这次预测和抵御,凉州至今为止,没有造成太大的灾害,各项情况都在控制范围
\n
看到荀勖那得意的表情,群臣大多不以为然。
\n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备府的成效,是很难讲的清的,除非是像曹髦这样,知道没有外力干涉下凉州旱灾会造成多大规模的打击,否则就没有人会意识到有备府的功劳有多大。
\n
大概也是因为这一点,曹髦给荀勖不断的升官进爵,而众人却不太认可他的功劳。
\n
大家觉得他们什么都没做,就是没有他们,情况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n
他们甚至还觉得荀勖的部门就是曹髦用来给自己骗功劳的,跟他教化那些塞外蛮夷是同样的路
\n
都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功劳,将一切成果都说成是因为自己的政策。
\n
不过,也有几个大臣,听着荀勖的讲述,脸上却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