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聂从山过去在中央办公厅时写得一手好文章,经常给光明日报投稿。
\n
有一回讲文学遗产,他发表了篇《也谈红楼》,当中探讨了阶权和慈孝,行文张弛有度又不失细腻,饱含了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歌颂。过后不久,就收到了份意外的读者来信,信中热切表达了对他文章的赞美,但同时也激动地指责他对金玉良缘的评判有失偏颇,直言薛宝钗不过是个主动投身囚牢的清醒人!
\n
聂从山一看,提笔就回了洋洋洒洒三张信纸。
\n
一来二去成了笔友,直到一年后秘书局来了批新人,聂从山才算是正式汇见了他的好笔友靳广衡。
\n
这两位行事志趣并非处处相同,大到方针理念,小到柴米油盐,吵嘴是常有的,却偏偏成了挚友。往往钓鱼钓到一半就争得脸红脖子粗,久而久之,其他同志也都习惯了。
\n
后来靳广衡结婚生子留在北京,儿子满月酒上聂从山随了个大红包,还给取了小字,叫子安。不久,聂从山去河州做官,没几年就有了聂宝言。
\n
等孩子稍大些,靳广衡行差一步,在内斗中站错了队,聂从山竭力上谏,才保了他一次。尔后,靳家也调回临江省,在滨海扎根。
\n
聂宝言七岁那年,靳燃第一次来河州。父母在客厅喝茶谈天,俩小孩跑到后院玩。
\n
聂宝言咬着手指,端详这个长得特别好看的哥哥。
\n
“你看我干嘛?”靳燃耸了耸鼻尖,不自在。
\n
聂宝言笑,不仅好看声音也好听:“要不要看动画片?”
\n
“不要,幼稚。”靳燃人小鬼大,满脸不屑。
\n
聂宝言眼珠一转,拉他往墙角跑:“你看,我家有两棵山楂树,你见过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