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好在他心大,万事不过脑,被杜宁甩开之后便自己去了明义堂。
\n
今日国子祭酒孙明达孙大人讲课。辰时三刻,明义堂内已经座无虚席。
\n
杨毅恬没找杜宁,也没找傅朝瑜,自己寻了中间的位置坐下。他这几位舍友也是性格迥异,杜宁依旧坐在最后一排,傅朝瑜则跟着陈淮书坐在前排。若是细心些可以发现,国子学的学生大多坐在后排,反而是算、律、书几门里出身不佳的学生每每抢占前排。
\n
后排昏昏欲睡,前排却听得格外虔诚。
\n
傅朝瑜身处前排,但也只听了个大概便提不起精神了。
\n
孙大人作为国子祭酒,文章自然是文采斐然,叫人惊叹,但是那些话对国子监这些学生并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尤其是众多出身不俗的学生。
\n
傅朝瑜昨日去看过大成殿旁边的碑林,上头刻的是近些年科举及第的进士名单,从国子监出来的进士,寥寥无几。大魏天下初定才不久,这样的情况也可以理解,但是也不难窥见,这些出身良好的官宦子弟,压根没几个认真学的。
\n
倘若一直如此,国子监也名存实亡了。
\n
孙大人慷慨激昂的陈词,收效甚微。
\n
散场后,陈淮书被孙明达留下来整理书籍。现下也没课,傅朝瑜便独自去院子里溜达。
\n
国子监乃是前朝留下来的,住的地方老旧虽不是什么好事,可是景致却是越老越有古朴之美。穿过月洞门,两侧是奇花异草,怪石嶙峋,沿着石板路往前,豁然出现一处池塘。
\n
傅朝瑜走近,发现池边竖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潇湘湖”三字。
\n
他还要往前,却见绿树掩映下坐着一个垂钓老者,高冠敞袖,仙风道骨。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