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了。
\n
第二日,傅朝瑜上完课后,有一日溜进博士厅给王纪美整理手稿。
\n
王大人用的是草书,还是奔放不羁、气势万千的狂草,又爱涂抹,手稿中常有字迹不清之初。若不是傅朝瑜见多识广,有些还真不容易辨认出来。
\n
他默默誊抄完,呈给王大人过目。
\n
王纪美比对手稿与誊抄稿,再次惊讶。他曾叫过不少学生给他整理手稿,只是他的字一向不羁,监生们每读一段便需向他求证,久而久之,王纪美也烦了,宁愿不叫人来誊抄。可这两日傅朝瑜过来,却没问过他,誊抄完之后竟也一字不错。
\n
若这些只能证明傅朝瑜在书法上有x些眼力的话,那给他补充的这几个字就实在超乎王纪美的意料了。他指着其中“哀梨蒸食”的典故问:“你看过这典故?”
\n
他手稿中,这处可是被涂黑了看不清字的。
\n
傅朝瑜不假思索地道:“相传汉秣陵哀仲家种梨,实大而味美,时人称为“哀家梨”。从前读《世说新语》时又学过: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所以便有了哀梨蒸食的典故。”
\n
将鲜嫩的梨子蒸熟了吃,丧失其原本的滋味,简直将好物给糟蹋了。一言以蔽之,山猪吃不了细糠。
\n
王纪美越发得意自己慧眼识金了。
\n
亏得他早下手,否则这样博闻强识的学生岂不是落到旁人手里了?
\n
国子监能从他手里抢学生的,只有孙明达了,可是就他所知,孙明达似乎不太喜欢朝瑜。
\n
甚好,这学生他预定了!
\n
王纪美放下手稿,想到昨儿他偷吃被逮,并不觉得有辱斯文,反而觉得他天性自然,率真可爱。他不介意同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