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他们去年分到了不少红薯种子,作为迁到西北来的外族人,他们竟然是最先收到红薯种子的那一批。需知好多西北百姓只分到了些凉州送过来的土豆,红薯压根摸都没摸过,少说也得往后再排上半年才能拿到种子,可他们竟然能排在大魏人前面!
\n
虽说吐谷浑成了伊州,隶属于大魏,如今已经是一个国家,不分你我,但总归是不同的。这些人从前生怕自己被排挤,如今衙门对他们的优待,则彻底让这群人放下了芥蒂,在西北找到了归属感。
\n
西北这边荒地不少,上回听闻官府还有意迁一批人去高昌县,一如当初将他们从吐谷浑迁到这儿来一样。这也未尝不好,只要跟着大魏朝廷总不会吃亏,他们可以劝一劝伊州族人来此安居。
\n
有人迟疑:“可他们世世代代都在吐谷浑,真的愿意来么?”
\n
“多写几封信回去肯定有人愿意过来的,留在那儿有什么好?家里孩子想出人头地都够呛,轮到年成不好,还得把自家粮食拿出去送给上头官员,那食不果腹的日子我真是受够了,想必族人们肯定也早就有所不满。咱们先试试,来这这么久,还没捎消息回去过呢。”
\n
正商量着,忽然看到傅大人过来了。
\n
人群中有两个胆子大的,立即主动上前搭话。他们说话仍有口音,但是正常沟通交流却无影响。傅朝瑜对他们刮目相看,这些人适应得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n
他打趣道:“再过些日子,你们的西北话说得可要比我好多了。”
\n
傅朝瑜是江南人,去京城路上学得中原官话,来了西北之后又学了这边的话,不过说的也不是很好。
\n
傅朝瑜跟前的汉子笑道:“大人您就别打趣咱们了,我们还有的学呢。正好您今儿来了,能不能劳烦您给咱们看看这红薯育苗做得对不对。先前衙门的人也都讲过,我们怕记得不牢,回来之后琢磨了好几日,也不知有没有记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