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演讲台上大声朗读着自己的贫困的初中生。
\n
“老师,我会把我的家世写得更可怜。这是拿到贫困生补助的条件,我都明白的。”
\n
我能拿到贫困生补助,学校也能获得慷慨的声誉,何乐而不为呢。
\n
拒绝当选课代表,独自去学竞赛的自己。
\n
“我没有时间给其他人收发作业,一遍遍教他们笨问题。但我会适时地教他们一两道难题,来维护我在同学们之中的价值。而且,这样的学生干部是不加分的吧?还是做竞赛更重要。”
\n
即使这样精于计算,却还能在高三动员会上大声向同学们说着什么梦想,什么宏大主题的自己。在需要拿奖的团风活动上,为班级表演的节目出谋划策的自己。
\n
“领导和同学就喜欢这样的剧本,先扯一下同学的日常生活和烦恼,给他们一点亲近自己的代入感。然后上升一下宏大主题,这样领导就会高兴。团风活动就吃这一套。”
\n
“你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是真的像动员会上说的那样,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吗?什么年代了……当然是调动自己手里的所有资源,成为强者。”
\n
明明早在十三岁时,就觉得自己在贫困生表演会上看清了人情冷暖。
\n
明明早在十五岁时,就觉得自己已经能轻易地玩转世间流行的规则。
\n
人情、冷暖、专业、梦想、选择……无非都是一个个科目,一个个可以被叠加的分数而已。
\n
明明那时就看透了,道德也不过是人际交往中的筹码,用来博取合作、博取加分的筹码。只要做好了事项一二三四……谁都可以成为道德高尚,占尽好处的人。
\n
明明那时的他,就已经摸清楚了世间这场“考试”的规则。18岁时他身在全国最高等的学府,已经拥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