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间,青山沈氏的大名,犹如风一般在整个青风山谷内刮起,甚至辐射到兴安县境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氏的名气如日中天,与日俱增。其产出的货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镇上和县城富户们的一致青睐。
现不说沈氏私坊,只说沈氏与村子合作的那四大作坊,说错了现在应该是三大作坊,即砖瓦坊、染布坊和皂角坊。
是的,随着合作的作坊不断加大投入,为了方便管理就将原本的布坊和染坊合二为一成了染布坊。
砖瓦坊还好说,目前生产出来的砖瓦并未向外出售,只在村中内销。因此,现在整个青山村,不说原本的农户都建起了一两间青砖瓦房,就说刚在村中定居的新户手上也拥有一定的钱财。
值得一说的是,因为西北魏蜀吴三国的持续兵灾,又有差不多上百来的流民南下东来,穿过青锋山脉抵达了青山村。青山村,在姚村长的主持下,得到姚氏和沈氏的支持,将这上百来的流民全部收留在村中。
因此,青山村的人口和劳力得到了大大提升。
沈商也抓住这机会,招收了一些拖家带口的流民,充当沈氏一族的长工和佃农。
在此之间,沈商还幸运的碰到了来自越州浔县沈氏一支分脉的一部分族人。
此沈氏分支族人由沈达领衔,共计十二人。其中包括沈达之母沈佘氏,遗憾的是,沈达的长兄在此次逃难中得了风寒不治丧生,仅遗下大嫂沈吴氏和三个子女:沈珩(男,16 岁)、之女沈英(14 岁)、沈云(男,10 岁)。剩下几人就是沈达的妻子沈刘氏,及其五个子女:沈婵(女,15 岁)、沈媛(女,13 岁)、沈繁(男,13 岁)、沈轩(男,10 岁)、沈旭(男,6 岁)。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