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要给儿子重新收拾院子,还要给女儿准备嫁妆,这可半点都不能马虎。
\n
小叔在外已经连赴两任,据说这次回京述职以后还会升迁,夏家这势头正是蒸蒸日上啊。
\n
要说对夏清瑶的婚事还有谁不满意,扒拉来扒拉去,就只有赵氏那个嫁入马侯爷府的庶妹了。
\n
她私底下不止抱怨了一次,觉得清瑶定给大理寺少卿家太不划算,明明可以嫁的更高的。她自己也生了一子一女,甚至还有好几位庶出的子女,按理说,有好人家也该考虑自家啊。
\n
并不是小赵氏不想考虑,而是别看她的子女说起来是也是侯府出身,外头还真没人愿意搭理他们,小赵氏的丈夫是侯府庶子,原本就不大上台面,他的子女高门大户自然更加不放在眼里。
\n
你要是自己有进取心还好,可惜马侯爷府本就在走下坡路,加上侯府庶出的这一大家子,个个长成了一双势利眼,只盯着利益看,哪能和夏家的子女比呢。
\n
夏家眼见的在不断上升,家教又好,夏家的子女才是那些贵妇人眼里合心意的女婿和媳妇的人选。
\n
小赵氏想用姐姐的女儿来巴结她眼里的贵人,嫡母和赵氏能容她才怪了。
\n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收藏,咱们来一个?
\n
第10章 第十章
\n
这一年夏家简直喜事不断,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大哥夏清岳的媳妇已经进了门,清瑶也在绣自己的嫁衣了。
\n
小叔回京述职后又去两广任知州去了,家眷还是一并带着,郑氏第二胎还是一个女儿,回来拜见婆母的时候颇为忐忑。
\n
老太太反而安慰她,“你们年轻,子女缘多着呢,不用放在心上。”一边说一边抱着两个小孙女亲相,直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