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更高,相比传统的粟、麦等作物,产量优势明显。
且红薯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在山地、丘陵等贫瘠土地及新开垦土地上都能良好生长,能利用闲置土地增加粮食产量,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人地矛盾。
刘协上研究历史的时候看过一句话,说得十分正确——清朝之所以能维持统治,土豆和红薯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为清朝时期自然灾害频发,黄河、永定河等多次决口,水旱灾害不断,传统农作物易受灾减产甚至绝收。
而红薯即便在灾年也能有一定收成,成为灾荒之年百姓的救命粮,在灾荒时期避免了大量人口饿死,降低了人口死亡率,维持了人口的基本生存。
而且红薯可作为主食满足人们的能量需求,能更好地养活众多人口,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康熙到乾隆时期,清朝人口从不到一亿增长到三亿多,清末更是达到四点五亿!
粮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红薯的广泛种植使粮食供应相对稳定,百姓能维持基本生活,降低了大规模起义的几率,这才让清朝的统治能够延续下去。
所以才说红薯的土豆让清朝维持住了统治。
更重要的是,红薯对于他推动改革也很重要,因为百姓只有先吃饱肚子,才能读得起书。
之前忙着讨伐各路逆贼没余力派出船队出海寻找红薯,如今自然要抓紧去找。
“代替粟和小麦?抗寒耐旱?亩产几十石?”
贾诩听完后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惊得合不拢嘴,只觉得这简直是天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