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辩结束,但带来的影响却依然没有消减。
大汉朝堂内外诸多事宜悄然发生着改变。
首先就是朝堂上的变化,庞统初入内阁,任典籍一职,穿梭于内阁文书之间。
典籍这个职位说大不大,说小的话也不小,因为只要进入内阁,那以后要是有哪个内阁大学士的位置有空缺,肯定会先从内阁中递补。
所以进入内阁,就是成为大学士的第一步。
此外庞统的才华也是十分出众的,与阁臣探讨政务时往往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他也因此逐渐在内阁站稳脚跟。
至于诸葛亮则整日忙碌于国子监的教材编修一事,为此他广邀法、儒、墨三家的饱学之士日夜研讨。
这时候辩论会取胜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如今所有人都理解了新学何物,所以对于教材的编撰也格外配合。
外加上诸葛亮的名气摆在那里,所以在他发出号召后得到了各方响应。
编修之所每天都灯火常明,所有人围绕经史子集、农桑水利、算术之学、典刑律法等内容各抒己见。
如今教材纲目初定,只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郭嘉负责的国子监事务也进展顺利,首批学子从国子监内毕业,顺利下派到各地学塾支教。
虽然目前公共学塾仅仅在各州人口比较多的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