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都有些狰狞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告诉你,趁早息了这样的想法,你以为你还是太子啊?”
“你是皇帝,是九五之尊,是国本,必须坐镇长安。你稍微动一下,大唐就会颤三颤,无论是我还是大唐都经不起你这么折腾。”
“朕只是打个比方,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李言不悦的看了看大惊小怪的长孙无一眼:“再说,也没有那么严重吧,父皇当年不也渭水退颉利,东巡洛阳,秘密前往丰州前线和百万突厥对恃吗?”
“朕又为什么不能离开长安?”
“我的小祖宗,你是我舅舅行不行,我情愿做你的外甥。”
长孙无忌手脚并用,脸色焦急的说道:“你父皇那是迫不得已,颉利打到了长安城外,去洛阳也是为了稳定民心,去前线更是为了退敌,都是大唐危急存亡的时刻。”
“非皇帝亲出,不可震慑敌酋,非天可汗亲至,不能护佑大唐安宁。”
“现在国泰民安,四境平定,地方无灾情,边疆无兵祸,你有什么理由去巡视?”
“再说了,你刚刚登基,满打满算才两个月。你登基之前,没有你父皇的功绩和兵权;登基之后,更没有你父皇的实力和威望。”
“你若坐镇长安,还能守住天下,若出了长安,天下必然大乱,非但你自己有不测之祸,这满朝文武和数千万百姓也会跟着遭罪。你忍心因自己一人之故,致使江山凭添倾覆之忧?”
见长孙无忌疾言厉色之下已经有些害怕的失态了,李言这才打个哈哈:“朕岂能不知,只是随便说说罢了。舅舅放心,十年之内,朕都没有出长安的打算。”
说完,李言有些遗憾,还打算时机合适的时候,御驾亲征呢?
毕竟战争是皇帝打乱旧有格局,收笼权力的绝佳机会。李世民就是在一次次的领兵做战中,从世族手中抢夺了一部份军权,从而完成了相对强势帝王的脱变。这才有了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逼父的资本,也有了后来天可汗和贞观盛世的诞生!
开国皇帝们之所以强势,就是因为手握军权。
军权是一切权力的基础,手中没有刀把子,这皇帝就做的不踏实,也不安稳。
长孙无忌的态度,也代表了大部份朝臣的心思。
他们对自己这个皇帝,关心是真的关心,可限制自己,避免皇权坐大,也是其中重要的目地。
如今的大唐,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正是开国功臣年老,新旧更替,青黄不接,武将没落,文臣做大的时侯。若是不出意外,以后的朝堂是要文斗,不要武斗的时代。
就是揽权,也要玩儿心思和袖里乾坤。
自己只能学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