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取灭亡。
看着王玄策心满意足的离去,李言叹了口气,多希望亲眼见证那个地方的陷落,可惜自己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允许了,别说大唐的皇帝,就算是突厥的右贤王,也难轻易涉险。
如今对于四方的攻伐,李言能做的就是在长安城安排布署好一切,然后让下面的人去执行,像这样千里之外的事情,就连王玄策也只能坐镇中枢指挥,而无法亲临前线。
摇了摇头,李言收回心神,正准备处理奏折的时候,王德又进来通报太子应招前来求见。
李言只好放下笔,接见李象。
片刻后,李象精神奕奕的走了进来,自从亲自下地耕田后,李象的皮肤肉可见的黝黑了一些,不过人也更健康了,走路都不像以前那么虚浮,变得踏实有劲了。
精神头也更旺盛了些,锻炼起到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儿臣参见父皇!”李象一个单膝跪地抱拳,比之前对李言也更加亲近了。
“起来吧!”
李言也是随意的抬了抬手,李象进入财政寺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经常以请教的名义来御书房,父子两人的交谈也密集了起来,那丝生疏感明显的在消散。
“象儿,这几日你接触财政寺,感觉如何?”
李象自然的走到御案前,给李言换了一杯热茶,随后坐下兴奋的说道:“父皇,儿臣感觉父皇创建的财政寺简直是神来之笔,不但可以筹集大量银钱,发行宝钞。”
“还可以以此为基,大力支持东厂的发展。”
“为大唐增加一个巨大的财源,摆脱掉以前只依赖税收的局面,可以说开创了历史一个先河。”
李言微笑的点了点头,银行真正对市场调节和经济国策的影响作用,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窥见的,他们能看到的,只是它的吸金作用,这也是正常的。
实际上就连李言也是个小白,对于金融真正的能量,了解也十分有限。不过长期的人生经验告诉他,利有多大,害就有多大,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急。
边摸索边前进,走两步要停一停,步步为营。若是贪图其带来的好处,过于冒进,而无法发现它的弊端,很有可能在顺风顺水、高歌猛进的时候,来一场巨大的灾难,让你一夜回到创业前。
是以他觉得,不懂也好,不懂就不会尝试那些太高端的操作。从而脚踏地,依赖一个国家的精英人才,自然能在实践中,做出各种符合实际情况的尝试,发现它的作用和弊端。
李象见得到父皇的认可,更加振奋:“宝钞的发行就不说了,一切自有章法,只需按步就班就行了。儿臣反而觉得大唐资产管理署,大有文章可作,他涉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