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锄头的手都有些发白,青色的筋络隐隐凸现。
来了,终于来了!
侯君集无声的咽了口唾沫,他就知道,在北方手握百万雄兵,一言九鼎的皇帝,绝对不会被世家大族所裹挟,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
皇上果然忍不住,要动用北方的兵力,来解决大唐内部的隐患了。
这段时间皇帝的动作看似乱七八糟,却有一条隐诲的线暗暗的潜伏在深处,只要顺着这条脉络,自然能看清皇帝的谋划,这些动作在外人看来有些不明所以。
只要知道皇帝真实身份的关键信息,很轻易就能猜到皇帝的打算。
先是建立财政寺,筹集了海量的钱财,现在又吩咐东厂不计代价的收集粮草,做为打了一辈子仗的侯君集自然知道,发动一场战役,钱粮有多重要。
打仗打得就是钱粮,有足够的钱粮,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单看皇帝准备的钱粮数量,侯君集就知道,皇帝酝酿的这场战争规模绝不会小。在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要解决如同附骨之蛆的世族,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恐怕那些世族作梦也想不到,大唐与突厥的这场战争,他们才是真正的目标。
以有心算无心的前提下,皇帝的胜算在八成以上。可能最后损失惨重,他们也不会知道要置他们于死地的,竟然是看起来人蓄无害的年轻皇帝,这心计,实在是太可怕了。
果然不愧是能以弱冠之年,只用了五六年时候,就窃取了突厥汗国大权的人物。
想明白这些后,他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干掉侯贵。如果照这样算来,就算干掉自己,也不为过,毕竟这是一场杨坚父子和李渊父子都没有打赢的战争。
稍有疏忽,就是皇帝,也要万劫不复,一旦谋划败露,那些世族会疯狂的报复皇帝,最后把大唐变成第二个大隋。现在侯君集才明白,皇帝对自己是施了多大的恩典,冒了多大的风险。
侯君集深深的吸了口气,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惊滔骇浪,再直起身子的时候,已然恢复了往日的云淡风清:“象儿,皇上考虑的不是没有道理,自古新旧更迭之时,就有敌国会趁丧攻伐。”
“也就是你皇爷爷现在生死未知,突厥人摸不清实情,不然恐怕早就大军南下了。”
“就算如此,草原现在并无战事,不管是出于打秋风,还是试探虚实,在今冬出兵南下的可能都是很大的。朝庭做最坏的打算,积聚钱粮应对是理所当然的。”
“你父皇怎么吩咐,你就怎么做,粮食这件事,你要放在心上,当做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多向你父皇汇报进度,总是没错的。”
李象没注意到侯君集的变化,觉得外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