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的灯,你看他对高阳的狠辣手段。”
“就知道他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王的角色。”
“吴王应该也是看到这点儿,为了避其锋芒,这才请命西去的,只是他这一去,让我等没了摭风挡雨的大树,只能面对皇帝的处置了。”
“哼,以前我还觉得李恪是个人物,现在看来,也是个孬种。”
李佑脸庞扭曲,眼神凶狠的说道:“我早就劝过他,集我们兄弟之力,拼死一博,胜负尤未可知。可他就是不敢,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这下好了。”
“李承乾先下手为强,也不知道开出了什么条件,让他选择了退却。”
“本王这两天查过了,包括柴哲威在内,他的那些亲信武将,还有几个文臣,都调去西域了。他连自己的亲弟弟都带都走了,还带了两个儿子,看来他是不打算回来了。”
这里是齐王李佑的府邸,面前的络腮汉子,正是齐王麾下第一高手和亲信纥干承基。
这也是李佑当年在山东镇守齐地时收下的强者,因为这个世界的李承乾在贞观三年底就离开长安去了草原,李佑原本打算安排入东宫玩无间道的纥干承基也没送出去。
后来李佑试了下推荐给其他兄弟,只是无论魏王李泰,还是吴王李恪,都对他防备甚深,这卧底也就没有送出去,一直留在了自己身边。
除了保护李佑的安全,就是替他暗中蓄养死士,以备不时之需,是以李佑的心思一直都没有隐瞒过纥干承基。
在山东的时候,李佑刚刚懂事就露出勃勃的野心,暗暗为以后造反,重演玄武门之变做着准备。
只是后来李世民听了李言收西域之地以封诸子的先进理念后,就借着突厥之战后,威望急聚上升,天下趋于稳定,把一些封出去的诸王都召了回来。
后来更是找借口把这些王爷留在了长安,并对藩王所在地进行了裁撤。
唐朝的诸侯王,本身就没有军政皆管的权力,在开国时期为了镇守地方,也只是让他们坐镇地方,担任一些文职官员。监督地方官吏和探查民心舆情,诸王手中并没有多少实权。
就连江夏王李道宗,河间王李孝恭这等宗室亲王,都曾经短暂的镇守过地方。
这和汉初、晋初的那些掌握军政的实权藩王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原剧中齐王李佑镇守山东,苦心经营了十多年,在李世民年老体衰时,借着朝中废太子起兵造反。朝庭只是派了李绩和刘德威两员大将,轻而易举的就平息了叛乱。
而在现实中,因为李言的影响,李世民东征西伐,灭国无数,威望奇高,威严甚重。李佑更是不敢有丝毫悖逆之心,这才没有造反,活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