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他也不违背朱元璋的命令。
愣是拉着朱标的手号脉足足一个时辰。
期间还多次询问朱标近来有无不适。
朱标不耐烦道:
“行了,孤没病!”
他看向朱元璋说道:
“儿臣只是打个比方而已。”
太医也连忙说道:
“陛下,太子爷春秋鼎盛,脉象康健有力,没有任何问题!”
得到满意的答复。
朱元璋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他没好气地冲太医挥了挥手道:“行了,下去吧!”
等到太医退下之后。
朱元璋依旧心有余悸。
忍不住埋怨道:
“你小子要吓死咱吗?”
“以后这种混账话,不许再说!”
虽然知道了朱标说的是个假设,却依旧让朱元璋有些讳莫如深。
看着朱元璋气呼呼的样子,朱标生怕他气出个好歹来。
连忙改口道:
“好好好,即便是我想多了。”
“但是父皇,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您是造过反的,一国之根基,在百姓,在民心。”
“而不在这些宗室身上!”
经过朱标这么一折腾。
朱元璋好似被抽干了力气一般半倚在椅子上。
“咱知道,你是觉得,用手下的武将戍边,远比用不曾见过的亲戚要好。”
“武将不听话,随时都能把他换掉,但是在封地经营日久的藩王。”
“若是贸然轻动,便会被天下人诟病!”
朱标点头道:
“正是此理!但不止于此!”
“还有?”
咱这给大明留下的救命线,简直都快被你贬的一文不值了。
要不是面前的人是朱标,是他最疼爱的儿子。
换作其他人。
朱元璋早就砍人了!
朱标指着正在院中玩耍的朱雄英道:
“父皇看看你的孙儿。”
“将来,他是儿臣的太子!”
“那些藩王,都是他的叔叔!”
“皇帝年幼,而诸藩力壮。”
“父皇觉得,雄英能压制地住他那些叔叔吗?”
朱元璋张了张嘴。
好似要说些什么。
但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朱标没有理会朱元璋,依旧自顾自说道:
“当年汉朝的七国之乱,不正是因为汉武帝年幼,而诸藩力壮。”
“那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便由此而来!”
“刘家的人如此,难道我们朱家人便不会了?”
朱元璋感觉心中猛地一疼。
他想要开口反驳。
却发现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种事关江山社稷的大事。
哪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