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瑜对我的爱,似乎并不是她一个人的事了。她的爱,就那么不经意间,丝丝缕缕融入我的整个世界。
\n
突然间,我有了一种质疑,质疑自己对乐瑾瑜的情感了。是爱吗?抑或是……
\n
我不敢往下想,因为一旦细思这个问题,我就会有无穷的愧疚。
\n
只是有一个词汇在我思海中荡过,这个词是……补偿。
\n
第三章 最后的时日
\n
凶徒的另一面
\n
在连环杀手的编年史里,泰德·邦迪应该是最为精英的一位了。他相貌英俊,有魅力,有教养。大学毕业后认真工作,周一早上去上班,周末修剪草坪,和朋友一起吃烤肉、喝啤酒。和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一样,邦迪也拥有一辆当时最受欢迎的甲壳虫汽车。接着,他用这辆甲壳虫汽车,将诸多受害者载到郊外,用棍子击晕,再实施杀戮。
\n
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泰德·邦迪会明确地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是如何的恐怖。于是,他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审视自己,并不断挣扎与压制。他用第三人称的手法描述过自己犯罪后的状态:
\n
该做的他都做了。夜里,他没有出去和朋友们喝酒。整整一个月,他都无法摆脱这桩暴行。他审视自己的行为,但谋杀的欲望却越来越强烈,他意识到问题比自己想的要更为严重。
\n
你可能觉得这是骗人,但有段时间里,他觉得错误的观念已经不存在了,自己也不会再杀人了……
\n
但慢慢地,压力、紧张、不满很快就出现了。不过,即使没有这些压力,事情也会再次发生的。
\n
大约6个月后,他再次想做同样的事情……
\n
然后,他再次感到厌恶、反感、恐惧、疑惑。他会在某个时候发现自己的行为如此残暴,并发誓再也不做了。但几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