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贾兄不必着急,那位织造局新上任的沈大人,不是颇有能耐吗,朝廷用了监察使苏大人的法子,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既然他们有法子,就让他们去办,你我二人只做个账房先生一般,等苏大人来了,还不知有何说法呢,再则,苏大人这个法子尚且算好,既能缓解灾情,又能推行国策,两难自解啊,”
胡文玄不禁赞叹一番,能想出这个法子,足以见到苏大人的才华,这些事,都在府衙各位大人那商议过,皆是赞同,无人反对,
“啊哈哈,胡贤弟啊胡贤弟,让为兄说你什么好,还想着这些,要是之前新北大堤没有决口,国策尚可推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景大人来到江南,想做一番政绩,
却急于求成,处处受到庄大人节制,后来杨公公到了江南,四下安插人手,弄出这番模样,不管江南来了谁,都是走死胡同,”
贾雨村呵呵一笑,端起热茶吸溜一口,吞入腹中,立刻驱走身上的寒气,暖了一下身子,又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包子慢慢品尝起来,果然,江南蟹黄汤包就是一绝,
“贾兄,何出此言,苏大人可就要到江南了,”
胡文玄脸上神色一动,去江北这么些日子,他也不是庸人,在下面见了许多,粮食乃是根本,其他东西再金贵,也不过是无水之萍,但朝廷下了严令,又如何更改?
“你啊你,急什么,事情说得简单,做又该如何做,你还记得当日府衙议事的时候,那两位来的县令所言,这些田产如何购买,价值几何,以后收获赋税多少,都未有定论,
闹到最后,为兄可以说,都进了他们的口袋,那时候,所谓的改田为桑,不过是一句空话,织造局那边是要上交银子的,利润被分润完了,那朝廷和内务府那边,能咽下这口气吗。”
这才是关键所在,杨公公来江南,定然是带着目的,就是为了银子,太上皇那边尚不清楚,但是内务府那边,早已经下了严令,超过五十万匹丝绸,生丝从何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