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余子安刚要说话,被梁方一把拉住,随后他起身,先是对着台上的云舒、李老太傅以及众评审老师行礼,随后又转身对众学子行礼,不急不躁倒是有些大家之风。
\n
众人见状,也不再咄咄逼人。质疑之人也只冷哼一声,示意他有话快说。
\n
梁方缓缓道:“李老太傅刚刚也说,科考已经从最初的诗赋,到了如今的帖经、策问、杂文、经义等多项。诗赋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只有诗赋可行吗?自然不行。”
\n
“况且如今取士,诗赋的比重在降低。我相信诸位今日的文章,也不全是赋诗,应当更多人,答的是经义。”
\n
所谓经义,便是从四书五经中择一句或是一段,叙述其出处并加以解释,最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论述。
\n
若是科考,这经义的段落自然是出题人出的,有难有易。若是不熟读经书,很可能连这段话出自哪里,都不知道。如今大家自带文章,自然是取自己最熟悉的一段,写出自己的想法。
\n
虽比科考时的题简单,但也不见得就比赋诗简单。只能说各有优缺点。
\n
对于习惯作花团锦簇诗文的人来说,自然是赋诗简单,对于读经书的人来说,自然是自选题简单。
\n
众人闻言,俱都点头。诗赋所占分值确实小,大家都忙着低头读经书,在诗赋方面只是合规,并不出彩。
\n
“你说的这些,跟你们将别人的诗送上去有什么关系?”
\n
梁方面对质疑,再次行礼,道:
\n
“大家日常学习的经书,是教材。刚刚程博士所读的诗文,也是我们的教材。大家都是自书中取一段,我们为何就不能从书中择一段诗文呢?
\n
我等也不是直接将诗文交上去了事。只是觉得这些诗词,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