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谨遵教诲,事后能详述“敬天法祖,民本为上”等一干要义,被记入起居注。
本年暑期,高务实因疲惫在文渊阁小寐乘凉,忽觉身边有人打扇,以为是小宦官所为,便不曾睁眼。待一觉醒来,才发觉默默打扇之人竟是皇帝,高务实先惊而后落泪,谓之曰:“陛下终成明君。”
泰昌十年(1613年),高务实五十岁,朱常灏十五岁。
政治上,虽然王太后坚持不许,但高务实仍然主动“退居二线”,即便依旧担任首辅,可是日常政务却都交由朱常灏“见习裁决”,其首份独立批红为“赦免川贵本年灾荒欠税”,获朝野称颂“仁君初现”。
经济上,国库统计去年岁入达六千八百万两有余,为大明历朝之最。各地因为美洲作物广泛种植,即便小冰河期的极端天气依旧肆虐,但却已鲜有饿殍流民,民间对“泰昌盛世”深信不疑。
“北京-莫斯科”驿路全线贯通,按照大明习惯,两百里以内必有驿馆。以斯特罗加诺夫家族为首,俄罗斯兴起了一批贵族、豪商的商队,从事“两京贸易”,通过将俄罗斯的毛皮、琥珀等特产运送北京,换回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获利颇丰。
更有意思的是,舒伊斯基等俄罗斯保守派大贵族也开始积极参与进来,获得高务实的高度肯定,并暗示京华及北洋海贸同盟予以支持。
军事上,奥斯曼帝国终于扛不住四面八方的围攻,开始积极寻求和平,由于其与欧洲方面的矛盾实在无法调和,最终只能率先与大明达成协议,以准许大明经由奥斯曼及附属国自由贸易,不受任何管制为条件,争取到了大明同意讲和,确定“不再向奥斯曼帝国之敌国售卖军事或相关装备”。
获知此消息的波斯帝国则紧张起来,派出使团打探大明意向。高务实通过安西总督府向其表示:除军事装备之外,一切其他贸易照旧,并乐意开展更多合作。波斯方面遂提出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