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一身。
\n
淮南王虽然是个霍达的人,他会给自己的儿女在婚事上作参考,甚至会给儿女们找到合适的成婚人选,但是那是建立在自己的儿女对于自己的婚事上没啥想法的情况下。
\n
像是谢祁臻这种的,早早地就像他表达了‘自己的婚事要自己做主’的意愿的,淮南王虽然会追问,但是却不会过多的插手,当然也有可能是觉得谢祁臻的年龄还没老到需要他插手的时候,毕竟他当年娶王妃的时候也二十有五了,现在谢祁臻还要比他那会儿小个两岁呢。
\n
所以淮南王便只是来信询问一句,问他作何打算,需不需要他这个做父亲的给他牵线搭桥。
\n
看到这里的时候,谢祁臻颇有些无语,就他父亲那般常年征战在外,不理庶务的样子,很难想象他竟然也能够知道一些好女子给他做介绍。
\n
吐槽归吐槽,谢祁臻却还是在回信当中直接拒绝了自己父亲的提议,不过为了安安老父亲的心,他多少也透露自己这方面的打算,就说自己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无需淮南王担心。
\n
淮南王收到信件知道自己的儿子另有打算之后,便也直接不管了,他前线这里战事吃紧,却也真没心思管那么多。
\n
……
\n
时间飞快的流逝,转眼间便又是一月过去,时间来到了十月,这会儿三次模拟考已经都过去了。
\n
在三次模拟考中,众位学子也都适应了新型的考试模式,而对考卷内容的不适应也在蕲州书院举办的一系列诸如“见识耕种”“体验农事”“了解物价”等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渐的对于民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要褚琉白说就是已经从理论派变成了实战派。
\n
也就是说这些个学子现在在农事、民生这块不但理论知识丰厚,连实际的操作也都能够上手一二,这也就使得他们写出来的文章不再是泛泛而谈,而这点的改变对于褚琉白选拔实干人才是有很大的好处的,至少她可以保证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