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找人帮忙。”
荣欣月还要给孩子们做早饭,两人没在善堂待太久。
出了善堂,找了个早餐铺子,打算吃饱了去衙门找贺兰阙。
伯景郁与庭渊说,“她完全可以多收一点钱,多请几个人,何必让自己那么辛苦。”
庭渊却不赞同他这样的想法,“因为你有钱,你的惯性思维是花钱去买别人的时间来为你服务,荣娘娘不一样,善堂里有这么多的孩子,孩子看到什么就会学什么,荣娘娘之所以这么辛苦,告诉孩子们想要什么东西是要付出劳动的,想要穿干净的衣服就要把旧衣服洗干净,想要吃饭就要自己洗菜做饭,孩子们从小就会干活,将来离开善堂,自然也就知道衣服要怎么洗,饭要怎么做,不会饿死。”
这种行为教育意义大于形式意义。
这是伯景郁理解不了的,他出生在帝王家,注定的是自己不用付出劳动,就能够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这些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他们想要什么,都得靠劳动获取,他们没有伯景郁这样有花不完的钱。
庭渊道“这就是穷人和富人思维上的差异,穷人想的是付出劳动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富人想的是付出金钱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伯景郁“没钱她可以多收一些捐赠。”
庭渊笑了笑,轻轻地摇头,“你还是没能理解这个逻辑。”
这不怪伯景郁,而是他的生活层级形成了他的价值观。
“她不愿意多收钱,就是不想让孩子们养成一种不劳而获的意识,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们想要养活自己得靠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