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塞西莉亚连忙开始进行空间扫描,看到反馈信息之后,她的嘴却是越张越大。
在这片巨大的空间碎片中,居然运行着一整个恒星系。一颗气态巨行星和6颗固态行星正围绕着一颗蓝白色的蓝矮星稳定运行。
“扫描具体数据中,恒星为蓝矮星,主序星。直径约1.75392x10^6 km,太阳1.26倍,质量3.9782x10^30kg,是太阳约2倍。光谱类型b9,表面温度约10900k,上下误差100k。自转周期22.86763小时。”
“天宫星半径6741km,质量6.124x10^24kg,是恒星第6颗行星。天哪,天宫星距离恒星位置刚刚好,这是一颗类地行星!这是个方舟恒星系!”
方舟恒星系是紫星帝国对于拥有类地行星的恒星系的称呼。塞西莉亚之所以这么激动也是因为在茫茫宇宙中想要发现一个这样的恒星系实在是太难了。在紫星帝国势力范围内也不过只发现了50多个方舟恒星系。
帝国的其他殖民地一般都是降低要求,寻找有潜质的行星并进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地球化改造之后的结果。
方舟恒星系之所以如此稀有是因为条件实在是太多了。首先恒星必须是一颗主序星。主序星的排列来源于显示恒星演化过程的赫罗图,在图上由左上角至右下角分布的恒星被称为主序带恒星。在图中,主序星上方是巨星和超巨星,左下是白矮星,右下是红矮星。
位于主序带的主序星都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来自聚变核心向外膨胀的热压力和来自引力坍塌箱内的压强维持着平衡。
质量远超太阳的恒星,寿命短的只有几百万年甚至几十万年,而且他们散发出的热量基本就扼杀了任何生命诞生的可能。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