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
虽然他猜忌心重,多次诛杀大臣。晚年因太子刘劭巫蛊诅咒之事,想废太子但犹豫不决,结果被刘劭抢先发动政变杀害。】
刘裕:???就前面这一段真的是在说明君吗?这像是明君该有的样子吗?光幕该不会是在反讽吧?
【但在政治举措,刘义隆即位后,先是除掉了权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稳定了朝政。此后他加强朝廷内外官吏的品德与能力建设,派大臣巡行诸州郡县,考察官员政绩,还曾多次下诏征取正直之言,征召有才之士。
经济方面,他大力推行劝民农桑政策,对在农耕方面表现突出的人给予重赏;下令借贷粮种给缺乏粮种的百姓,并引导百姓从事合适的农业生产;多次减免受灾郡县的赋税以及百姓积欠政府的“诸逋债”。同时,他还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修建灌溉系统,提升农田生产效率。
文化教育方面,在元嘉十五年,刘义隆下令修建国学馆,征召儒学家雷次宗到都城讲学,为国培养人才。此外,还命何尚之、何承天、谢元分别开设玄学、史学、文学,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这一时期,裴松之完成了《三国志注》,范晔著成了《后汉书》。
军事方面,刘义隆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先后于元嘉七年、元嘉二十七年、元嘉二十九年三度出师北伐北魏,但均以失败告终。不过,他派檀和之、宗悫等人讨伐林邑国,取得胜利,使林邑国此后恭顺朝贡,三百多年没有侵略中国的记录。
外交方面,刘义隆统治时期外交政策灵活,和东南亚、南亚、北方的大夏国、柔然、北凉国等众多国家有着频繁的交易活动,与这些国家联络,主要是为了共同牵制北魏。】
看着后面这一堆刘裕接受了:好吧,这也勉强算是夸奖。
以为自己会被骂的刘义隆:(长舒一口气)逃过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