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敢问店家,若是我想投稿小说,该如何操作?”
书店老板狐疑地看了两眼南奕。见南奕虽然年幼,但毕竟是书生打扮,便道:“有心投稿的话,可以先将文稿予我过目。若我觉得故事精彩,或你能说服于我,我便将你的文稿推荐至书行,由书行管事决定是否采用。”
“原来如此,那我改日携稿再来,请店家鉴赏。”南奕说完,扫了眼店里架子上的《南天民报》。
其实他有心买份民报拿回去细看。但考虑到囊中羞涩,终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比起研究参考这个世界的流行小说后再自个原创,南奕更倾向于文抄魔改前世作品。
毕竟,文抄才是保持小说更新的第一生产力。
而读书人的事,那能叫抄吗?
那叫英雄所见略同!
反正此世小说,原身记忆中也有大概印象,多为志怪传奇或宫闱艳情,类似于《聊斋志异》或《金瓶梅》。
这类小说,南奕看得不多,在没有文抄金手指的情况下,便是想抄也无从抄起。
反倒是金老爷子的武侠小说,南奕不仅小时候看过好几遍原着,还看过相应的电视剧。
虽做不到一字不落的复制粘贴,但记得主要内容,倒也足够自行增改了。
更何况,他也不可能直接文抄。
南奕犹记得,自己的「洞真」异能还有着一个“不可言虚说谬,故意欺诳他人”的戒律。
单纯文抄,应该不至于触犯戒律。
但如果日后有人来问他,这些小说是否是他自己写的。
南奕自忖,自个是没法理直气壮地自称原创的。
所以,必须魔改。
唯有在原着基础上加以魔改,拒绝无脑文抄,南奕日后才敢义正严词地说自己是花了心思来写文的。
再者,都站在巨人肩膀上了,不想着进一步优化,只做搬运文抄的话,委实是不思进取之举。
走在回南山学舍路上的南奕,终于捋清了思绪,决定对金老爷子的肩膀伸出魔爪。
而具体的文抄对象,则是《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
南奕准备将两本书融为一体,写一本神雕版的射雕英雄传,暂定名为《神雕英雄传》。
故事仍旧是以牛家庄开局,引出郭杨两家后人的十八年后比武之约。
但主角却不再是郭靖一人,而是郭靖、杨康的双男主模式,由杨康走他儿子杨过的路,让杨过无路可走。
这也正应了南奕穿越前的最新俗语:“反正阳过,最好阳康。”
回到文中,前期郭靖的剧情线基本不用改,只需从杨康开始改变剧情。
怎么改呢?
给杨康找个姑姑就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