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济世堂上上下下是十余人,可全靠他们夫妻掌舵。
这些年来,他们夫妻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当赵兴走出房门,发现三弟的书房竟传来了朗朗的诵读声,这让他不由一愣。
要知道老三这些年来,向来都爱睡懒觉的。
很少有天不亮就起床的时候,若是休沐,更是一觉睡到日上三竿。
这几日,他似乎很十分刻苦。
“看来真的长大了。”
赵兴轻声感叹了一句,而后蹑手蹑脚,出了后院。
苦读了一个时辰,东方终于露出了鱼肚白。
看着燃烧殆尽的蜡烛,赵麟颇为感叹道:“读书,还真是费钱。”
整个济世堂,也唯有他照明用的是蜡烛。
就连二嫂,二哥平时用的都是油灯。
像这样的蜡烛,在这个时代算得上奢侈品,一根大约二十六文钱。
要知道一个半大孩子,砍一天柴,背到集市上,也才卖四文钱。
一只农家鸡,才能卖二十多文钱。
他以后若像这几天不分昼夜苦读,一天花费在蜡烛上的钱,都在五十文钱,一月接近一两多银子。
更不用说还有书籍,笔墨纸砚,以及不菲的束修。
当然,普通人家的孩子读书,有普通的方法。
比如,去更加便宜的村中私塾上学,笔墨纸砚能省就省,不能省就用最普通的。
蜡烛用不起,那就用油灯。
油灯用不起,就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好在他不用这样艰苦,二哥赵兴在他读书这方面,从来都是他竭尽所能提供的最优越条件。
无论是笔墨纸砚,还是其他物什,从来没有短缺过。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整个赵家,把所有的期望,都倾注到了他的身上。
感叹了一番,赵麟站起身,伸了伸懒腰。
早读了一个时辰,也是该晨练一下了。
这同样是他前世养成的良好习惯。
他活动了一下筋骨,打了一趟太极拳后,身上已是微微出汗。
原主因为性格孤僻,冷傲,一向喜欢躲在书房,以至于身体素质有待加强。
因为起的过早,又活动了一番,以至于他现在饥肠辘辘。
便来到了前院,准备寻找一些吃食。
“咦,三表弟起的这么早?是不是我劈柴把你吵醒了?”
一个正赤着膊,挥汗如雨劈柴的精壮汉子,停下手中的活,打招呼道。
看清那人的面目后,赵麟才想起这是自己大姑家的孩子黄大壮。
其实,他这个表哥看着成熟,实际年龄也只比他大两岁而已,今年好像才十九岁。
五年前,大姑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