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待。
现在直接叫开城门,还是能做到的。
苏方正却是摆了摆手:“不用,我下车吃点东西。”
眼看马上要进城了,他倒是不那么着急了。
其实,他是想到了赵小子的一句话:若想见百姓的疾苦,那就五更天去街上看看。
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就是连夜赶路,他也确实饿了,想尝尝这街边的小吃。
所以,倒也不着急进城了。
“老爷,这街边的东西恐怕不干净。”
另外一个胖乎乎的管事,忙劝阻道。
苏方正却是跳下马车,笑道:“呵呵,小时候我的父亲就曾带我吃过这城门下的东西,你别说,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此时,天已稍亮。
只见城门口外,人影幢幢,都是想要进城的百姓。
有的推着新宰杀的猪羊,有的担着晒干的萝卜干……还有的则是背着砍伐的木柴想进城售卖。
虽是寒冬腊月,新年的第三天,可这些百姓穿的却很单薄破旧,站在那里跺着脚,驱着寒气。
有的则是从身上掏出像石块一样的干饼,艰难地啃着。
此时的苏方正,突然理解了赵麟的那一句话。
作为中原首富,虽然他也时常做善事,诸如修路铺桥、建义仓、筑堤坝、赈民灾。
可他都是掏银子就完事了。
他从没有以普通人的视角,去感受百姓的艰辛和劳苦。
而现在,望着黑压压的百姓人群,他突然有了很深的感触。
不由才思泉涌,诗兴大发,当场吟诵了一首。
城外晨光映苦颜,黎民生计苦无边。
衣衫褴褛风中舞,步履蹒跚泪满衫。
世事无常多磨难,人生何处是家园?
愿此苍生皆得暖,世间再无苦难颜。
而旁边的苏家管事和清客,则是称赞不已,大拍马屁。
有的说这首诗感情真挚,会名动汴州,有的说已赶上了姑爷,他诗仙名号可以让出来了。
而苏方正对自己这首诗,也甚为满意,不觉捋着胡须,露出了笑意。
“都是赵小子那句话的功劳啊,否则老爷我焉能写出如此情感真挚的诗?”
也幸好赵麟、苏诗诗二人不在场,否则难免会偷偷撇嘴。
不过,苏家的管事、清客,自是一番奉承。
甚至,还有个马屁精,当场吟诵了一遍这首诗词,自是得到苏方正的另眼相看。
“不过话说回来,百姓的苦楚,以往我甚是少见,今日才能切身感受到他们的不易。”
苏方正感叹后,便吩咐道:“吩咐下去,这里的所有早餐商贩,本老爷包了,在场百姓尽情放开了吃。”
身后的管事先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