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文章也是如此。
这也许就是他的八股制艺不被考官看好的原因。
但在府学做一个教授却是足够了。
不过赵麟却认为蒲府尊让他来汴州,绝对不是简单的做个府学教授。
而是想推这个侄儿一把,让其向魏王靠拢,到时也能混个从龙之功。
这也是他让蒲松来找自己的原因。
“我听叔父说,贵府老太太身体康健,是有大福寿之人,今日不请自来,还请赵兄恕罪啊。”
“哪里哪里。”
赵麟客套了一番后,便领他去拜见了自家老太太。
老太太相当的高兴,拉着蒲松乐呵呵,态度热情且亲近,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她亲族晚辈呢。
而蒲松以晚辈之礼相待,恭敬且乖巧。
同时,还不忘把从京城带来的礼物送给老太太……
赵麟一直笑吟吟的看着这一切,难怪蒲老狐狸让他这个侄儿来,这简直就是他的翻版啊。
为人圆滑世故,一言一笑,就能把距离感消除,坦荡又不失礼节,这简直就是蒲家的天赋。
若用前世的眼光来看,赵麟觉得此人稍加努力,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官。
对,就是搞外交的。
送上门的人才,那就必须得要啊。
赵麟越想越是觉得妥帖。
嗯,找个时间介绍魏王和祁谦与他认识。
当夜。
在赵麟热情的款待下,蒲松醉醺醺的离开了赵府。
当他被搀扶着回到马车放下车帘后,神情逐渐清醒了过来。
行驶的路上,赶车的忠仆好奇询问道。
“少爷,赵公子怎么样,值得结交吗?”
“叔父和大宗师看重的人,怎么可能有错?”蒲松感叹了一声,掀开车帘,任由呼啸的寒风灌进车厢。
他一向自诩甚高,鲜有人能令他瞧得起的。
而今天,他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百年不出的人才了?
你跟他谈诗词歌赋,他随口一句,就是惊世骇俗的诗句。
你给他说人情世故,他小小年纪比你懂的还多。
至于天下之事,就更不用说了,一语中的,令人振聋发聩。
他本来是要游历江南的,可叔父却坚持让他来汴州。刚开始他还不理解,现在终于明白了。
赵府。
赵麟正与二哥赵兴边喝茶边聊天。
“老太太可是对这个蒲公子十分喜爱呀,说他这个人值得一交。”
“确实值得一交。”赵麟点了点头,又笑道:“对了,二堂兄想做小吏的事我也与他提了,想必蒲府尊这会应该知道了。”
赵定立即坐直了身子,正色问道:“你觉得能办成吗?”
“一个跑腿的典吏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