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打定后,大夫姬羽父便去拜见公子姬轨。姬轨请他上座,姬羽父没坐,反而拔出剑来说:“公子您知道我来的目的吗?我告诉你,君上命我在这几日内将你秘密
处死。因为你已长大成人,会与君上争夺君位。”姬轨惊恐地说:“我安心做一个臣子,怎敢生非份之心?”姬羽父说:“公子您这样想,但君上不这样想。”正当姬轨不知所措时,姬羽父突然跪道:“君上不仁,公子就应不义。您要免灾祸,就非豁出去不可。”姬轨将姬羽父扶起说:“他当国君已经十一年了,大臣和百姓都很信服他。要是大事不成,反要遭殃。”姬羽父说:“我已经为公子您想好主意了。”姬羽父小声向姬轨耳语道:“明天,君上将要去城外祭祀,每次去,必住大夫寪盈家。我已经派勇士潜伏,一发现机会就上前刺杀他。”姬轨说:“这办法虽然好,可是这谋害君主的坏名声又怎么解脱呢?”姬羽父小声说:“我们可以把罪名加在寪盈头上。”姬轨两眼放亮,反过来给姬羽父下拜说:“大事要是成了,我一定封你当太宰。”
大夫姬羽父按计而行,果然谋划得当,将鲁隐公杀了。公子姬轨即位,即鲁桓公。
蹊跷底下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原因
使节继续向郑庄公汇报说:“现在鲁国新君已经杀了大夫寪盈,并封姬羽父为太宰。”郑庄公说道:“羽父兵权在手,今天伐这明天伐那,横行无忌,叛逆之心已见端倪。鲁隐公对羽父过分信任,岂料养虎为患。假若鲁隐公听到羽父胡言乱语时,就将其罪行揭露,并处以极刑,不但公子姬轨会感恩戴德,而且百姓会更加拥戴国君。鲁隐公当断不断,且对小人缺乏警惕,难免自取其祸呀!”感慨完毕,郑庄公问众臣:“是讨伐鲁国还是联合鲁国?二者哪样对我们有利?”上卿祭仲奏道:“远处的要交好,可用作以后的帮手,所以我们应联合鲁国。臣想鲁国的使节应该快来了。”话音未落,鲁国使节前来拜见郑庄公,呈上国书。国书中说鲁隐公暴病而亡,公子姬轨即位。郑庄公对鲁隐公之死心知肚明,不予揭露,以礼厚待,言郑、鲁永远和睦相处。
鲁国使节走后,突然有宋国使节前来,先献上高大、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