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否定了鲁庄公靠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和求神拜佛祈求神灵庇护的做法,而是建议鲁庄公公正、公平、公开地对待下属,只有这样才能提振全军的士气。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东北)摆开了战场。按照春秋时期的作战方法,双方先擂鼓激发士气,然后出兵交战。齐国仗着人多势众,率先擂鼓,发起了攻击。鲁庄公正打算擂鼓迎战,却被曹刿阻止;见鲁军不应战,齐军只好再次擂鼓,曹刿依然不理不睬;就在齐军擂第三通鼓的时候,鲁军忽然鼓声大作,两军交战,齐军居然被杀得大败。在这场战争中,曹刿后发制人,利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击溃了强于自己的齐军。后世称之为“长勺之战”,这也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鲁国本来在齐国的压制下日渐衰退,但长勺之战却让鲁国国势重振。受到这一战役的刺激,当年鲁国就趁势进攻宋国,企图再次提高鲁国的地位和声望。这给了齐桓公另一个进攻鲁国的机会。原本长勺之战的失败并没有让齐桓公死心,于是他再次联合了同鲁国不睦的宋国,共同进攻齐国。
鲁庄公原本打算坚守不出,但公子偃却认为可以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相比起军容严整、战力较强的齐国,宋军破绽百出。可以先击破宋军,齐军自然就会退兵了。鲁庄公并没有听从公子偃的建议,但后者却并不打算奉命。为了壮大气势,公子偃在马匹上蒙了虎皮,偷偷率军从南门出城攻打宋军,鲁庄公得知后也率主力随后接应。宋军果然不是鼓起士气的鲁军的对手,被鲁军在乘丘打得大败。齐国见此情况,只得退兵。第二年宋国为了报仇,再度兴兵攻鲁,可惜有齐国帮助的宋国尚且不能战胜鲁国,如今单独出兵,自然更不是敌手。两军在酂地交战,鲁国先排好阵形,并趁宋军尚未列阵完毕时就发动攻击,再次将宋军击溃。
宋国没来由地被卷进了齐鲁的纠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