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并没有抛弃周礼,所以并不能撼动鲁国的根基。君王必须趁现在鲁国为难之机,亲近鲁国。亲近有礼的国家,依靠稳固的国家,离间不合的国家,倾覆昏乱的国家,这才是霸王之道啊!”
虽然齐桓公此时已经把齐国营造成一个春秋大国,自己也成为一代霸主,但是在对待鲁国这件事上齐桓公并没有狂傲自大,而是听取了仲孙湫的建议,在鲁国危难之机亲近鲁国而没有借机侵占鲁国。不得不说,这是齐桓公所作出的又一巨大贡献,维护了尊崇周礼的鲁国,也就是维护了周朝的纲纪。
后来,果然不出仲孙湫的所料,庆父再次引发鲁国动
乱。鲁闵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初,鲁闵公的老师夺取了卜齮田地,鲁闵公没有管。于是这一年的八月二十四日,庆父就派卜齮在武闱偷袭鲁闵公,并将鲁闵公刺死。庆父连续派人暗杀了两任鲁君,自知罪责难逃,于是逃离了鲁国,来到了莒国。随后,季友带着鲁闵公的弟弟从邾国回到鲁国即位,是为鲁僖公。鲁僖公即位之后,季友便贿赂莒国,让他们把庆父交还归鲁国。莒国同意了季友的请求,于是送庆父回鲁国,走到密(今山东费县北)时,庆父派公子鱼向季友请求宽恕,但季友不许,公子鱼便哭着回到密地。
庆父听到公子鱼的哭声之后,就知道了自己命运的终结,当即悬梁自尽。而与庆父私通的哀姜,本想要拥立庆父为鲁君。在庆父逃跑之后,哀姜由于知道庆父刺杀鲁闵公的内情,怕受惩罚,便也逃到了邾国。后来,齐桓公觉得哀姜是齐国的耻辱,就派人抓住了哀姜并在夷地杀了她,然后把她的尸体送回了鲁国。鲁僖公则安葬了她的尸首,鲁国的庆父之乱也就此完结。
在整个庆父之乱中,齐桓公始终没有偏袒自己的女儿哀姜,而是大义灭亲,最后还杀了自己的女儿,为鲁国彻底了解了祸患。正是在齐桓公的帮助下,鲁国才能最终获得了安定,恢复了礼制,平定了内乱。
周朝以前,威胁中原的北方民族主要有山戎、猃允、荤粥、土方、鬼方等,其中居于北方的称为狄,居于西方的称为戎。到了西周,鬼方和玁狁成为威胁中原的主要强敌,《诗经·小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