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轸的建议,曹国和卫国果然与楚国绝交了。
子玉知道此事后十分愤怒,下令进攻晋国的军队,晋国的军队却不战反退。士兵们不明白国君为何不敢与楚国令尹正面作战,狐偃便站出来解释:“师出有名、理直气壮的军队才有战斗力,如果没有楚国的帮助,国君有不了今日。当初在楚国,国君曾与楚王约定如果兵戎相见则晋军退避三舍,现在正应当以此来报答楚国。如果我们退让了,楚军还是咄咄逼人,那么就是对方无理挑衅了。”
晋军一路退避,子玉引兵追击,一路到了城濮(今山东范县临濮城),宋成公、齐国将领国归父、秦国将领小子憗率领大军驻扎于此,楚国军队则背靠险山驻扎。晋文公还顾及过去楚成王对自己的恩惠而犹豫不决,狐偃劝他说:“作战吧!如果胜利,我们就可以称霸诸侯,即使战败,于我们晋国的江山也无损。”
这时子玉派人来下战书:“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子玉之名)与寓目焉!”晋文公则派使者送去回复,约定明日开战:“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第二天,春秋时期最大的一次战争爆发了。晋文公下令晋国军队的七百乘战车在莘地以北列阵,派胥臣率领下军抵挡陈国和蔡国。子玉命令若敖氏的一百八十乘战车为中军,命子西率领左军,子上率领右军,并扬言要覆灭晋国。
战争开始以后,晋军首先发起攻击,胥臣用虎皮包裹战马,向陈国、蔡国的军队发起猛烈进攻。陈、蔡的军队很快败退而逃,楚国的右军也随之溃败。为了诱敌轻进,狐毛设下两面大旗伪装撤退,栾枝也命令战车拖着树枝伪装逃遁,子玉果然中计,率军追击。中军的先轸、郤溱率领军队横向冲击,而狐毛、狐偃父子同时率领上军夹击楚军的左翼,楚国左军不敌,很快也溃败了。只剩下子玉率领的中军主力收拾残卒,败逃回了楚国。
城濮之战的失败,虽然并没有给楚国的主力造成严重损失,但是楚国北上中原与晋国争霸的计划遭受了严重打击,令尹子玉也引咎自杀。从此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