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此时正是改变自己命运,促成秦国崛起的大好时机。于是他亲率军队到周朝首都来支援,作战十分勇猛得力,立下了不少功勋。
为了躲避犬戎的攻击,周平王即位以后决定将首都迁到洛阳,秦襄公亲自领兵护送,为保护周王、复兴王室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周平王亲自将秦穆公封为诸侯,将岐山以西的土地全部封赐给秦国,并允诺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周平王与秦穆公立下誓约,并赐予封爵,从此秦国才成为了真正的诸侯国,与其他诸侯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秦襄公也享有了与其他诸侯同等的待遇。
后来秦襄公的儿子秦文公带兵攻打戎人,将戎人打得大败而逃,于是秦文公按照之前周平王的承诺,将占领之地的周朝百姓收归己有,而领土也扩展到了岐山,而岐山以东的土地则统统献给了周王室。赶走了心腹大患戎人,秦国终于得到了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军民百姓也终于得以休养生息,秦国从此走上了富强之路。
此后,经过宁公、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等数代国君的艰苦努力,秦国先后击败了诸戎人部落,灭掉了周边的小国家,将领土一路向东推进,并将国都迁到了雍邑(今陕西凤翔)。此时,秦国已经占领了关中的大片领土,成为了新崛起的西方强国。
由于秦成公享国不久,去世时虽然有七个儿子但都很年幼,为了避免主少国疑造成国内动
乱,甚至遭受其他国家的攻伐。秦成公去世后,没有立他的儿子继位,而是命弟弟任好即位为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穆公。
秦穆公即位时,秦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兴旺和强盛,但是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仍然无法与中原各诸侯国相抗衡。秦国到底是偏安一隅,满足于做西方强国,还是谋求发展,将矛头对准关中、对准天下,这道路就在秦穆公的脚下。
秦穆公即位之后,为了密切秦国与中原强国的关系,增强秦国的影响力,便派人向晋献公请求联姻。晋献公见秦国发展得很快,国力蒸蒸日上,也想与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