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可以看出,和帝刘肇实在不失为一个年轻有为的英明圣主。他在平定窦氏乱朝之后,积极支持班超在西域的斗争,不久,班超大破焉耆,西域降附者五十余国。同时派遣著名将领乌桓校尉任尚领兵东北,大破南单于,收复辽东。
在他在小的时候,便深谙为政之要,对于百姓怀有一颗怜悯之心。时常下诏赈灾救难、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同时,和其父亲刘炟一样,以宽和的态度对待犯罪。即使他知道窦太后的所作所为,并能够无所顾忌地惩处她时,刘肇也没有采取行动,而是让窦太后恩宠不减,直到她死后,依然力排众议,以“恩不忍离、义不容亏”为由,将窦太后谥为章德皇后。同时对于梁贵人、宋贵人的问题也都妥善安置。其母梁贵人被追封皇太后。此外,和帝还一直坚持以民为本、任人唯贤、注重道德教化左右,使得汉朝在他的治理下,整个国家与他的谥号“和”帝暗合,一时之间,大汉朝四海升平、海晏河清。
阴孝和与邓绥的后宫斗争
尽管和帝刘肇尽心竭力地想将国家治理好,重振刘氏伟业,但是东汉王朝的命运似乎冥冥中自由天定,逐渐走向了黑暗的深渊。
首先,是宦官的崛起。
皇帝跟外戚斗争,必须获得别人的支持。而皇帝长于深宫,无法与外边互通消息,于是宦官就成了皇帝的倚靠和助力。东汉政权的第四任皇帝刘肇最先向外戚发动攻击。在他与宦官郑众的逼迫下,外戚窦宪自杀。但是,窦氏衰落之后,郑众凭借功劳,其威势不减反增。于是自郑众开始,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
其次,则是班超经营多年的西域的丧失。
早在刘庄在位之时,班超便投笔从戎,跟随当时的大将军耿恭南征北战,最终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带着三十六个随从,征服了西域各国。后来刘炟继位,改变国策,欲将班超调回洛阳,放弃西域,终在班超的竭诚努力之下,刘炟答应了他继续经营西域的请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