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升迁,他变得更加谦和恭敬。虽然事隔多年,他还是对窦氏、邓氏等人上位之后,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腥风血雨谈虎色变,可惜随着皇帝的宠幸日盛,自己的儿子梁冀也在阳嘉二年(公元133年),被当今天子封为襄邑侯。幸得此时梁商还是一家之主,管得住自己的这个儿子。可他知道,梁冀非池中之物,虽然现在没有恃强凌弱的表现,但其性格已然不时地凸显出来,一旦给予他龙入大海的机会,带给整个大汉的,就不知道是福气还是祸患了。
阳嘉三年(公元134年),顺帝想让梁商当大将军,梁商知道,前面自己就拒绝了皇帝要封赏梁冀的诏令,此番如果还拒绝,势必会让皇帝难堪,但是为了不引起别人的嫉恨,无论如何也接受不得。于是梁商便坚持说自己有病,一直不上朝,直到皇帝收回成命之后,他才重新回到自己的职位上去。此番他这一作为,可谓是聪明之至,既让皇帝安心地将权力交给他,又让群臣心服于自己的德操。也许在他的女儿入宫为后以来,他的思想就一直在发生着改变,或者在他懂事以来,就深谙韬晦之术,此次只有以退为进。因此在阳嘉四年(公元135年),梁商便借着太常桓焉捧着策书到梁商的家里来授官的机会,没有多少推脱便去皇宫叩谢皇恩,领了大将军印绶。不久,梁冀也被皇帝封了侯爵。自此,梁氏一门终于走上了帝国权力的高峰,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就此结束。
梁商在世之时,对于梁家人的约束是很严格的,自己也时常提醒自己不要恃宠而骄,因为他深谙,在这帝王之家,每一步都要谨小慎微,只有步步为营,才能够保证梁氏一族的长久富贵。这一点,其女梁皇后也和他极为相似,在深宫内院之中,虽然偶有动作,却也张弛有度。对人大度宽和,对自己要求严格;对皇帝尽心竭智,对族人百般制约。当然,这一切都是表面的功夫,她要的不是族人嚣张无度,违法乱纪,而是养精蓄锐,暗藏韬略。
自从梁商做了大将军之后,越加表现得谦恭宽和。他不拘一格,向皇帝举荐人才,如汉阳人巨览、上党人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举荐这些有才能之士,既保证了汉室不至于不可救药,也能够使自己获得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名声,更能够在关键时候让这些人为自己所用。诚可谓一石三鸟之策。皇帝有感于此,对他更为信任,将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