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内乱不治,便会亡朝;外患不灭,就会灭种”。为了维护边境的稳定,免于汉朝边境受到边患的侵扰,朝廷分兵讨伐侵扰的贼人,几经征战,终于将群寇消灭平定。
一时之间,海内肃然安定,宗庙祭祀得以安宁。
梁冀见此,皆以为是自己兄妹二人之功劳,皇帝大肆封赏于他,当此之时,天下虽大,却只有梁冀能够威加海内、名震天下。于是,梁冀也就逐渐不将天下人放在眼中,即使是皇帝也不过是梁冀手中玩物,又何惧天下人。
皇帝登基日久,也日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毕竟生在皇宫,对于宫廷之事也颇为了解。当然不会甘于做一个傀儡。但是,他外不能联络众臣,内不能消灭外戚,只能在偶尔颁布诏书之际,无关痛痒地抒发自己对于困境的担忧和对天下的愧疚。
这年,九江、广陵二郡多次遭侵害,破坏得最严重。百姓流离失所,白骨曝露荒野。皇帝认为自己施政不当,愧疚非常,每念及此,心痛难当,遂命令调邻近郡的谷物,开官仓供给穷困弱小的人粮食,收埋枯骨,一定要加以埋葬抚恤,从而慰藉其愧疚之心。由此而观之,皇帝刘缵是真的想做个亲政爱民的好皇帝,或许在他的治理之下,这巍峨江山还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可惜他生不逢时,遇上了梁冀这个“跋扈将军”。
一日,朝堂之上百官均已各自站定到自己的位置上,甚至皇太后和皇帝都已然坐定,却只有一人没有任何原因,便误了早朝。
他就是梁冀。梁冀自从做了大将军以来,一直嚣张无忌,刘保在世之时,他还有一些忌惮,不敢胡作非为。但是自从顺帝死后,朝中大权便都掌握到梁氏一门的手中,就连朝中很多大臣也甘心成为梁冀的鹰犬。梁冀便没有了任何顾忌,即使是王爷见了他,也得退避三舍,恭顺有加。
渐渐地,就连他父亲当年一首提拔起来,后又得到梁太后重用的相关大臣都对其心怀不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太尉李固。李固见梁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