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老妈要准备捣辣椒,张安便在旁边帮忙。
这些辣椒都是家里自己种的,一方面是应季的时候摘来吃,吃不完的就放红了,然后摘下来晒成干辣椒。
就是现在这样,然后叫出来洗了洗后,用采油炒过一道,放到钵里面捣碎成辣椒面。
在山区里,辣椒这玩意是大家日常里不可缺少的东西,山区里湿气大,所以人们体内也会湿气很大。
而辣椒就是一种可以驱寒的东西,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十来斤辣椒张安捣了好久的时间,需要翻来覆去的捣,才能把大块的辣椒捣成粉末。
王芳把张安捣好的辣椒面到了一半装了起来,另一半准备马上用来调制油辣椒。
张安最喜欢的就是吃面条的时候放两勺油辣椒,简直太爽了。
这东西简直是下饭神器,后世某品牌的油辣椒就卖到世界著名。
已经快到月底了,大人们忙手忙脚的准备着东西过年。
张安是完全不知道做什么,即便他后世的时候过年了,就是买些年货等着除夕的时候,做一桌子菜,就算是过年了。
但是在乡下,而且是这个年味还特别浓的年代,大家对过年是有着美好的期待的。
在他们心里,忙活了一年到头,过年肯定要好好准备。
王芳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腌酸菜、泡糯米来酿米酒、打年糕等等。
家里没有糯米了,张安就被安排带着糯谷去碾米。
因为长箐村现在还没有买打米机,大家都是在水房用水磨碾。
五十斤的稻谷,张安轻轻松松的提了起来。
到了磨坊里,运气不错,没什么人在用磨。
张安把磨盘的皮带装好,把谷子倒进磨斗,打开水闸的门。
滋溜溜~
磨盘就被带着转起来了。
五十斤稻谷能出四十多斤米,所以很快就搞定了。
收拾好了米糠以后,正好有人要用磨,所以张安就没有关水闸。
打年糕的糯米需要提前很多天泡起来,不然到时候倒蒸好的糯米倒进石臼里,打年糕的人就得受罪。
因为没有浸泡透的糯米,根本捣不散。
后世张安回老家过年的时候也打年糕,但都是打个几斤米的量就差不多了,因为老人们常说过年打的年糕叫做团圆粑,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
而这个时代,打年糕的时候大家心太狠了。
一打就是几十斤,这都是过去没吃饱留下的阴影。
年糕这东西打好了以后,过完年了也干了,那时候找个水缸用水泡起来,可以保存很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