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别的不说,就说那刚辟为掾吏的河内司马懿,便三番两次的找他们打探消息,怎么样才能升迁至大王身边的书佐与主记?
然后就有短须长吏轻抚他的肩膀,笑着安慰道:“仲达勿急,我乃泰山羊氏出身,为初平四年,由大王辟任,如今已有四年半,去岁方才任主记。”
“眼下天下各州郡归附,士族、豪族竞争更胜以往,此刻出仕最多熬七年,便可为主记,若才气过人五六年便可,只是天下平定在即,要是将来转为尚书台,恐怕就无此机会了。”
“不过好在仲达,汝甚是年轻,可勿急,日后若改任县令、县丞、县尉,此亦为汉家六百与四百石,多沉淀于基层也是件好事,须知大王最看重此事。”
“县令虽小,也未尝不可任三公九卿,仲达当勉之。”
羊氏长吏的话,让司马仲达不禁张大了嘴,眼睛陡然瞪圆,只得苦涩笑了笑,叹息道:“天下俊才如过江之鲫,长吏出身羊氏,且举步维艰,我河内司马氏又岂能一生顺遂?”
“懿唯有勤勤恳恳,报大王辟用之恩,为汉家肝脑涂地矣。”
闻风而来的士人实在太多,汉王身边已然快挤得落不下脚了,要有官吏觉得自己才德不胜位,立刻便有人敢自告奋勇,毛遂自荐来顶替。
大汉中兴在即,很快就要论功行赏,现在不占位置,后面就更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刘备身边的书佐、主记、文书,还是各州郡的太守、都尉,还有功曹、主簿、督邮等人,都憋着一股劲,使劲的卷政绩,就为了汉室中兴,天子论功之时,一跃成为二千石,便能载誉荣归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