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东林党以及诸如张之极,蒋德璟,范复粹,郑三俊这样的无党派官员无动于衷。
东林党不发声,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赞同崇祯不征收两饷和减免赋税的说法。
而是他们向来与内阁和浙党、楚党、齐党不对付,所以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声。
至于无党派官员,也就寥寥数人,他们是否发声都左右不了朝局,是以只能保持沉默观望的态度。
要说浙党、楚党、齐党为什么会跟着内阁附和?
这都是党争惹的祸,浙党、楚党、齐党这三个小团体成立之初本是为了自保,应对东林党的打压。
但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一原则,这三个小团体自然而然抱团取暖,靠向了内阁,与东林党在朝堂上形成对立之势。
至于东林党和内阁为何不对付?那就不得不提原本朱由检那倒霉催的亡国君。
朱由检是庸碌,但他并不傻,自从他登基在东林党教唆下废除魏忠贤一党后,他也逐渐发现东林党把持朝政。
无论是重新复起,如日中天的东林党,还是容纳了浙党、楚党、齐党的内阁,都隐隐有和皇权分庭抗礼的趋势。
面对这样的朝局,他是否会妥协?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崇祯坐回龙椅目光锐利的扫视着众人,冷笑道:
“三思,有什么可三思的?”
“过去朕就是想得太多,才把大明治理成如今这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