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一拉起来,国内的各路选手开始直观的感知到差距。
\n
人家是匀速,是保持速度,而他们,已经需要疯狂摇车或是超高功率输出才勉强跟得上。
\n
关键是,你跟得上一公里,跟得上五公里吗?
\n
绝对实力的安顺车队,让亚洲其它国家的职业车队也只能是叹息看不到尾灯,那种城市路段平稳的超高速车速,每一个人都给人感觉还有余力,不像是比赛,更像是一次例行的练习,当他们已经完全占据第一集团的位置后,还有余力去展示一波队伍之间的配合。
\n
速度,再有提升,有轮番领骑,有高速轰炸,镜头锁定他们,现场两侧乃至网络上观看比赛的观众,领略精彩也不忘给予一些情绪的互动,现场欢呼呐喊,网络上点一支烟来一句卧槽,看着过瘾。
\n
“论到整活儿,还得是咱大魏总,有他在的地方,永远不缺少精彩。”
\n
内行人看到的则是生意经,篮球足球不必说,世界级别的影响力摆在那,自行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远不及,商业价值也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偏偏在魏涛的手中,一切都是不可被预料的。
\n
非世界级热门运动,也能推广成为热门运动,也能创造出远超职业本身的收益,也能创造历史级别的关注度,甚至在商业活动层面,你敢想象一个自行车手,不是在小范围而是在世界范围成为超级大明星吗?
\n
欧洲区域本就是大本营自不必说。
\n
亚洲区域有魏涛的推广也理所应当。
\n
北美区域,甚至非洲,波加查温格高乃至其他车队的几名明星车手,都成为了多数人知道的大明星,放在以前,敢想吗?
\n
尤其是在非洲,当两人代言的普通民用自行车大量被推广开之后,二人的海报遍布各个城市,乡村的墙壁有喷绘画,路旁有各式各样的海报,很多人也骑上了更适合家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